学者风范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校友风采>>学者风范>>正文

王绶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2日 11:28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王绶,1958年任山西农学院院长)

王绶,我国著名的作物育种学家,生物统计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高等农业教育,为我国培育了几代农业科技人才。长期从事大豆、大麦研究,育成了“金大332”大豆、“王氏大麦”(美国定名)等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对作物田间试验技术也做过系统研究,是我国作物育种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奠基人之一。

教育经历

从1904年开始,他随父读私塾,后转入县高小学习。1912年秋,赴太原省立第一中学求学,191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山西大学预科。此时,军阀连年混战,国家和人民遭受深重灾难。他深感欲求国家与民族之独立和富强,非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不可。乃下决心走“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之路。1919年,他由山西省用贷金办法保送到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深得师友敬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后升为讲师。

王绶在金陵大学一面授课,一面深入农村调查农民保存与繁育优良品种的方法,并采集大豆单株,开始系统育种。1932年,王绶由金陵大学派送到美国康乃尔大学作物育种学系深造。次年,他以“大麦遗传之研究”的毕业论文获农学硕士学位,并被选为美国农艺学会会员。

回国任教

王绶于1933年回国,先后任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农学系主任、农艺研究部主任,直到1940年。他在主持系务期间,认真负责,以身作则,井然有序,勤俭节约,使各项工作协调进行,为该系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他为全院讲授的作物育种、生物统计,田间技术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他主持的大豆、大麦育种研究课题,培育出了几个新品种在生产上示范推广。那时,多数教授从事稻麦棉三大作物的研究,对于“小作物”则无暇顾及,惟有他看中了大豆和大麦,并为这两个作物的遗传育种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在大豆方面,由于他的带头与引路,培养造就了一些接班人,使得这一原产我国的重要作物,无论是生产还是科研都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较短时间内,取得了蓬勃的进展。

推广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王绶被调往北京,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为农业部粮食生产司司长,授予一级农业总技师。赴任前,许多师生劝他还是留在金陵大学任教为好,他感慨万分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想给国家做点好事,找不到门路,如今解放了,时代不同了,我要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出一把力,把粮食生产搞上去。”在此期间,他参加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和粮食生产计划,经常到各地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地方发展农业和提高粮食产量的经验,并加以推广,为发展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贡献,1957年光荣地出席了全国首届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在工作中,他认真负责,对一些不良倾向敢于提出批评。他反对夸夸其谈,尤其在学术问题上从不随波逐流,即使是顶头上司也敢据理力争。这种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深受大多数科学家的赞许。

出任会长

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成立,王绶转任该所所长。这时他还被选为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主编《农业学报》。不久,山西省在以前的太谷铭贤学院的基础上成立农学院,考虑到王绶是山西人,熟悉山西情况,又是农学界元老,遂于1958年任命他为山西农学院院长,一级教授,他在主持校务工作中,对办学方针,师资建设、专业设置、教学作风、招生工作等重大问题都要一一过问,妥善安排。他亲自讲授作物育种栽培和生物统计课程。在教学中,他总是在查阅大量科研资料,结合本省农业实际的基础上编写教材。他从本省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了生物统计、大豆、遗传、生理、土壤等研究室,并亲自主持大豆遗传育种和生物统计的研究工作。在这段时间,王绶把自己丰富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经验贡献于学校的建设,使学校秩序稳定,教学相长,质量提高,声誉日上,出现了办学以来的最好水平。与此同时,他还以极大热情积极参政、议政。先后担任过第二届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王绶于195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多年来,在团结各界人士,贯彻党的统战政策,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工作。

学科奠基人

大豆、大麦育种和生物统计学科的主要奠基人

王绶长期从事大豆、大麦等作物育种栽培和生物统计与田间技术的研究,是我国这两大作物和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早在1923年,王绶就开始大豆的遗传育种研究工作。他曾多次在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地采集大豆单株,进行系统育种试验,培育出“金大332”大豆新品种,比标准品种显著增产,一度在长江两岸推广种植。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开展杂交育种,获得一些产量和含油量均高的杂交品系,散发在四川温江等地试种。与此同时,他较早进行了大豆品种区域适应性以及不同地区品种的花期、株形、株高、籽粒大小与产量相关性等研究,取得了一些基础性科学资料。1941年,他执教西北农学院后,继续通过系选培育出“西农506”大豆新品种和“西农509”黑豆新品种,在关中地区小面积推广。1948年,他在小豆遗传实验中发现一个花斑隐性基因,受到学术界的注意,后来被国际大豆基因命名委员会定名为Riri。晚年,他在山西首次开展了大豆品种资源研究和利用。他收集全省大豆农家品种830份和国内外大豆品种300余个,进行观察、比较、试验,从中选育出“太谷早”大豆新品种,其含油量高达24.5%,为当时全国大豆品种含油量之冠。他目睹山西水土流失严重,根据气候、土壤特点和人民生活需要,主张并开展了以大豆为主的小杂粮作物研究。在1960年至1963年经济困难时期,他建议政府和农民要见缝插针多种大豆,指出大豆营养价值很高,特别是大豆芽含有一定量的烟酸,可以防止浮肿病,应利用房前屋后,田埂地边等空地种植大豆,在高粱、玉米行间混种大豆,棉花缺苗断垅地方补种大豆,适当多播麦茬豆。这个时期,他还主持了“黄淮流域大豆新品种选育”研究课题,该组培育的“晋豆1号”、“晋豆2号”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品种应用

在开展大豆育种的同时,王绶还进行了大麦遗传育种研究。早期培育的抗冻,抗锈大麦品种,曾在美国纽约地区推广种植,被定名为“王氏大麦”(Wangs Barley)。之后又培育出具有丰产、抗病、秆强的“金大99”(裸大麦)、“西农3102”等大麦新品种在生产上应用。

王绶对生物统计学和田间试验技术深有造诣。早在1923年就开始应用现代田间技术进行作物栽培与育种研究。他最早将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等方法介绍到国内来。在我国,他最早撰写出版了《中国作物育种学》和《实用生物统计法》这两本有实用价值的专著,对早期这两个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实用生物统计法》一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被列为大学丛书,1949年后又行再版。之后,他又撰写出版了《田间试验之理论与实施》、《大豆栽培与良种选育》等著作。此外,他还发表了《作物产量之研究》、《大麦遗传之研究》、《大麦杂交之研究》、《大豆栽培之研究》、《大豆第一代杂交优势之研究》、《大豆植株形状与产量的相互关系》、《大豆试验田间技术之研究》等在当时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他在晚年撰写的《生物统计学》专著本已定稿,可惜由于“文化大革命”,稿件遗失,未能出版。

王绶从20年代中期从事农业教育和科研事业以来,50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坚韧不拔、实实在在,从不夸张;既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也不随声附和,哗众取宠。王绶为人忠厚耿直,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可敬可亲。他的一生是热爱祖国、追求进步的一生,他的严谨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作风,他的献身祖国农业科教事业的优秀品德,永远值得后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