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性教育、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大寨精神、传承优秀文化,探索乡村振兴与产学研融合发展新路径,11月1日至2日,山西农业大学省城太原校友会组织在并校友及企业家代表10余人,赴阳泉狮脑山、昔阳大寨等地开展为期两天的研学走访。活动以“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探索产学研融合”为主线,通过实地参观、体验学习、调研座谈等形式,探寻红色文化根脉,感悟大寨奋斗精神,共谋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山西农业大学校友会会长石扬令,副会长齐向民、副会长兼秘书长梁爽以及部分企业家代表应邀出席活动;山西农业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兼省城太原校友会会长毋青松,省城太原校友会轮值副会长高志荣、秘书长刘涌泉及副秘书长冯海龙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11月1日上午,研学团队首站抵达阳泉狮脑山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全体人员整齐列队,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鞠躬默哀。随后,参观了百团大战纪念馆,认真聆听百团大战的光辉历程,凝视浮雕上将士们英勇作战的场景,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深刻感悟革命先烈不畏牺牲、浴血奋战的伟大精神。
下午,研学团队前往昔阳县毛家大院和宋金博物馆。毛家大院作为晋商文化的缩影,古色古香的建筑群、精美绝伦的砖雕木刻,展现出晋商勤俭持家、诚信为本的品格;在宋金博物馆,丰富的文物展陈系统呈现了宋金时期昔阳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面貌,特别是出土的宋金墓葬壁画,其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令大家赞叹不已。

11月2日上午,团队人员迎着朝阳攀登虎头山。登山途中,集体练习八段锦,舒展筋骨、调理气血,以传统养生功法强身健体。抵达山顶俯瞰大寨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梯田,切身感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随后,参观大寨文化纪念馆和大寨纪念馆,通过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重温大寨人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壮举;在石马寺,精美的石雕佛像和古建艺术,让人们深刻领略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技艺。
下午,研学团队走进昔阳压饼产业园调研,参观生产车间、了解压饼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融合的过程,围绕传统工艺保护与开发、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校友及企业家结合实践经验,就产品研发、品牌定位、营销策略、电商运营等提出诸多建议。

活动结束之际,研学团队召开总结座谈会。省城太原校友会会长毋青松全面回顾两天的研学成果,对本次活动组织实施提供支持的校友表示衷心感谢,对受邀参加的企业家们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大家沿着总书记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的线路,重温了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所见所闻带来深刻的心灵震撼与精神启迪。这不仅是一次历史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砥砺,对我们农大人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具有重要意义。百团大战的历史壮举,充分展现了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彰显了党领导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我们要讲好抗战故事,让伟大抗战精神代代相传。此次研学,让我们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展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今天,在大寨纪念馆,我们重温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寨人在恶劣自然条件和艰苦生活环境下,凭实干苦干劲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天斗地、治山治水,将大寨建成全国农业战线一面旗帜的历程。大寨精神不仅是历史丰碑,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在当前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仍具重要指导意义。本次活动既是一次精神洗礼,更是一次创新尝试——邀请企业家代表参与,通过与校友会成员交流,增进友情、共谋发展、实现共赢,搭建起校友与企业家深度交流的平台。未来,我们将依托校友资源,强化纽带作用,深化校地协同、校企联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校友力量。”
山西农业大学校友会会长石扬令充分肯定省城太原校友会工作,他强调:“红色基因是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将革命精神融入新时代奋斗征程——红色教育筑牢信仰之基,大寨精神激发奋斗之力,文化传承厚植发展之根。希望校友们以此次研学为契机,在各自领域践行伟大抗战精神和大寨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希望省城太原校友会持续凝聚多方力量,深化校企合作,为母校建设、为山西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为广阔的力量。”
与会企业家代表结合各自发展历程和行业特点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发言,纷纷表示,“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将继续聚焦农业科技创新,锚定科技兴农、绿色发展,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将以此次研学活动为契机,加强与母校山西农业大学的产学研互动,期待双方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校友们纷纷表示:“将把研学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以红色精神为指引、文化自信为根基、科技创新为引擎,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书写农大人新的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