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风范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校友风采>>学者风范>>正文

徐锦堂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6日 14:57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徐锦堂,1952年毕业于山西农学院附属农业技术学校)

徐锦堂,1929年6月11日出生,药用植物学家。1952年毕业于山西农学院附属农业技术学校,1952一1954年任山西农学院附属农业技术学校教员,1958年毕业于山西农学院,1958—1984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83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栽培室副主任,1984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药用真菌室主任,1985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研究员。在中国传统名贵中草药黄连、天麻及猪苓的栽培技术和理论研究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彻底扭转了这些药材长期紧缺的局面。

人物生平

1929年6月11日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原籍山西省五台县。勤劳忠厚的父亲徐步青,原本是走街串乡为人锯碗钉秤的手艺人,靠此积攒了一点钱,并与别人合股经营了一个小织布厂,才使一家人生活得以温饱。1935年,徐锦堂在太原上小学,两年后抗日战争爆发,一家人逃难到晋西的县。他在那里读完了小学,考入晋山中学。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操劳过度,1944年,徐步青过早告别人世,这年徐锦堂才15岁。为一家生计,他被迫缀学而去种地、赶脚、种菜。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家人回到太原。强烈的求学欲望,使徐锦堂在生活极端艰难的情况下,考入公费的太原中学进修班。但是,仅两年又为生活所迫再度失学,靠卖苦力维持一家生活。1949年,太原解放,徐锦堂考入山西农业技术学校(1952年改为山西农学院附属农业技术学校)。他十分珍惜国家给他的学习机后者被评为国家二等发明奖。以后,他的“天麻种子共生萌发菌的发现及其应用”,获卫生部甲等奖,并由此揭开了天麻生长的全部秘密。

70年代中期,徐锦堂又开始了重要中草药“猪苓”的栽培研究。1990年,“猪苓半野生栽培研究”通过专家鉴定,并受到高度评价。 几十年来,徐锦堂教授深入生产第一线,用辛劳的汗水与智慧,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他也为科研人员树立了榜样。党和国家授予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党中央提出“科学技术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战略方针的今天,徐锦堂所走的科研之路特别值得倡导和发扬光大。

黄连栽培

从四川到湖北数百里的黄连产区,徐锦堂见到因栽黄连而造成荒山秃岭的惨状,生态的严重破坏,又反过来威胁黄连生产,使黄连生产萎缩,供需矛盾日益突出。1958年,他与另一同志赴陕西、四川、湖北的黄连产区调查黄连生产情况后,痛心疾首地说:不改变传统的栽连方式,黄连生产将陷入绝境!回京后,徐锦堂毅然向领导请缨:“为改变黄连生产局面,请派去黄连产区。”1959年初,他的请求得到批准。

黄连产区一般都在海拔1700左右的高山区,长年阴雨连绵,山高路险。1959年春,徐锦堂开始在四川省石柱县黄水坝农场和湖北省利川县福宝山药材场建立了长期的试验基地。为了改革黄连传统种植方法,他吃了比黄连还苦得多的苦。试验点两地相距170余里山路,中间隔着3座海拔1500米到1800米的高山和人迹罕到的原始森林。如果绕道乘车坐船,往返一趟要10来天。为了节省时间,他宁肯翻山越岭,步行往返。开始走3天,以后2天,后来竟朝发夕至,连常走山路的老药农都称他为“飞毛腿”。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1959年秋天,福宝山药材场不论干部还是工人,每月口粮陡然降至7.5公斤,只好以野菜充饥。徐锦堂的口粮未减,他把每月16公斤粮票全交到食堂,与工人共渡难关。严重的困难,使福宝山药材场900多人中有390多人下了山。而徐锦堂像一只候鸟,依然春来冬去,整整8年。他还兼任了福宝山药材场农中教师、总场技术指导、一分场技术员。他用行动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得到了群众的支持。

徐锦堂对山坡的坡度、树林的密度仔细观察,终于在黄连的栽培方式上完成了一次重大改革。1962年,除林间栽连成功外,徐锦堂完成的简易棚栽法、黄连种子湿沙棚贮方法、黄连精细育苗等研究也都取得喜人的成效。徐锦堂巧妙地设计出了一种植物伴栽的方法。他利用玉米叶定向生长的特点,播种时把种子方向摆好,叶子方向就会按人的意志生长了。经过反复试验,一种前所未有的栽连方法成功了。从此,毁林搭棚栽连的传统方式宣告结束,并可一举获得药、林、粮三丰收。这一成果在湖北、四川等黄连产区推广后,缓解了全国黄连生产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产生的经济效益与对生态平衡的贡献是难以估计的。据湖北省恩施地区特产局对1982年黄连生产的统计,运用此项技术,年节省木材73000立方米,生产木材8760立方米,全年增收节支经费达1800多万元。

1984年,他的“栽培黄连的玉米与造林遮荫技术”荣获国家三等发明奖。天生之麻多奇妙 历尽艰辛解其谜 天麻,顾名思义为天生之麻。《本草纲目》中称“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近代药理实验也证明,天麻有止眩晕、抗惊厥、镇静等功效,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自古以来全靠人工采挖野生天麻供药用。由于野生天麻资源有限,越挖越少,供应十分紧张。

猪苓栽培

猪苓栽培研究是徐锦堂继黄连、天麻之后,第三次向科学高峰的进军。此时他已两鬓斑白,身患多种疾病,然而他深知此项研究的重大意义。猪苓,是一种具有利水抗癌功效的中药。药物研究人员从中提取出猪苓多糖,证明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一些临床实验也表明,猪苓多糖具有免疫刺激作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作为肿瘤治疗中的一种辅助药物,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猪苓多糖注射液在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中也有明显的疗效,已运用于临床。与天麻情况相同,猪苓野生资源越来越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70年代末,作为重点科研项目,组织过六省市合作攻关,但由于生产技术复杂、投资高、用工多、产量低,而未能大面积推广生产。

徐锦堂和他的助手们从国家用药的急需出发,没有在困难面前止步,而是迎难而上,坚持在产区蹲点。他从营养源研究入手,经大量实验室研究与产区栽培研究,重新设计栽培方案。他将已栽培3年应该收获的猪苓不翻动,只挖开穴边加入新木材和蜜环菌种。3年后,收获时奇迹出现了,后3年长的猪苓大大超过前3年的产量。这给了他很大启示:猪苓栽后第3年才开始旺盛生长,但此时原栽菌材已朽,不能再提供营养。经大量实验室试验,通过生物切片,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及采取发酵培养手段,他从理论上阐明了蜜环菌与猪苓菌是一种寄生与反寄生的共生关系,并利用同位素示踪原子法,证实了猪苓可以从土壤中渗入有机和无机营养的第二营养源。这一发现为栽培猪苓大量利用树叶等有机物奠定了理论基础。经化学分析测定,家栽与野生猪苓的化学成分相同。

1990年5月,徐锦堂不顾大家劝说,怀揣“心血管疾病救急包”,爬上了海拔1500米的猪苓试验场。这一年,他为了猪苓曾三次来到这里。工夫不负有心人,当他和其他同志一道挖出仅生长5年,重量达7.5公斤的“猪苓王”时,徐锦堂和在场的人们无不欢欣鼓舞,因为这标志着“猪苓半野生栽培”方法的成功,实现了徐锦堂提出的易学、省工、投资少、见效快的设想,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

1990年11月21日,在“猪苓繁殖、生长、营养及半野生栽培技术研究”鉴定会上,与会专家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会上,中国著名生药学家楼之岑教授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能取得这样多的成果实属不易,徐锦堂同志的成功经验应当认真总结,特别是他不畏艰苦,贵在长期坚持在生产第一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精神值得提倡。

天麻之父

早在1959年,徐锦堂就开始了天麻的栽培研究。天麻是一种无根无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特殊植物,它的繁殖、生长、营养一直是生物学界的不解之谜。30多年前,我国天麻自然资源已近枯竭,国内曾连续3年供应断线。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急需,徐锦堂毅然投身这一研究领域。几十年来,他系统地研究了天麻与真菌的共生营养关系,揭开天麻一个又一个前所未知的秘密。

1975年前后,徐锦堂研究成功天麻无性繁殖固定菌床栽培法,他在陕南20多个县办了200多期培训班进行推广应用。到80年代初,汉中地区每年产天麻已达150余万公斤,不仅满足了国内用药还大量出口。但是不久徐锦堂发现:天麻多代无性繁殖出现了严重退化现象,一些老的试验点产量从1.66公斤骤降至0.16公斤。唯一的出路是搞有性繁殖。当时汉中地区正开展轰轰烈烈的群众栽天麻活动,此时提出天麻无性繁殖退化,对他而言,不仅意味着自己亲手摘掉那令人羡慕的花环,而且还要承担给群众活动“泼冷水”的风险。但是他顶住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的研究。

心怀坦荡路自宽。不久,徐锦堂研究的“天麻有性繁殖——树叶菌床法”又获得成功。这一技术不仅防止了天麻多代无性繁殖退化,而且使产量逐步上升。这项研究成果,1984年被中华医学会等机构共同评为“新中国建立35年来20项重大医药科研成果”之一。

徐锦堂教授的“执著”,还表现在不唯“书”上。过去学术界一直认为,天麻的生长(包括种子萌发)离不开蜜环菌,但实验结果显示:接蜜环菌后再播,发芽率从63.4%降至1.33%。于是他提出了“蜜环菌严重抑制天麻种子发芽”的新理论,并从近千个树叶、土壤及天麻种子发芽的原球茎中,分离出了可供给种子萌发营养的真菌。天麻产区的农民使上了“萌发菌”,使天麻生产再上新台阶。

又经过8年的反复培养,徐锦堂教授和他的学生培养出了子实体,经鉴定为——紫萁小菇,从而在理论上揭开了天麻在“种子萌发阶段与紫萁小菇”,在“无性繁殖阶段与蜜环菌”先后共生完成生活史的全部秘密,这是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

天麻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的药用历史。近几十年来,天麻在抗眩晕、抗惊厥、预防及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独特作用,日益引起国内外医药学界的重视。面对新的形势,1998年,办理了退休手续的徐锦堂依然“退而不休”,退休前后生活的唯一变化就是把实验室从研究所“搬”到了家中。怎样提高天麻种子的发芽率、研究菌材的代用品、改进天麻的栽培方式等成了他研究的新课题。短短两年多时间,他又发表了7篇论文,获得3项成果奖。2001年2月19日在人民大会堂江泽民主席为科学家亲自授奖的大会上,他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熟悉徐锦堂的人曾戏称他是医科院的“获奖专业户”。他曾荣膺4项国家级、9项省部级成果奖。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一项成果都没有停留在“纸”上,都转化成了生产力。

1993年,当时的卫生部部长陈敏章评价徐锦堂时说他60年代开创了世界首次天麻人工栽培的先例。70年代成功地研究出天麻无性繁殖固定菌床法栽培新技术。80年代创造了天麻有性繁殖树叶菌床法,进一步解决了天麻的退化问题。在此基础上又分离、筛选出紫萁小菇等天麻种子共生萌发菌,彻底揭开困惑科学界多年的天麻生活史的秘密,为陕、鄂、川山区的贫苦农民开辟了一条科技脱贫致富之路,创造了一个科研与生产、科研成果与推广应用紧密结合的成功典范。

作为一个学者,徐锦堂教授是我国天麻研究各个重要历史阶段的开拓者,“天麻之父”当之无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徐锦堂教授是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身体力行者,不愧为党员专家的典范。